是民主?

民主,原來是拆毀君主/極權,讓所有人民都能參與都能發聲的制度。也不過是三十多年,「民主」二字的寫法讀音都沒有變,但還是一開始我們想像中的那個民主嗎?以前如果想要改朝換代,腥風血雨的爭奪王位是那時的手段。而現今,我們自以為用了文明又進步的民主來達成,美其名曰民主,本質上仍然就是「奪權」,絲毫未變。沒了殺戮,看來似乎是進步,但為了達成民主所施行的手段,卻更一步步將我們推向懸崖邊緣。原本少數人為了從政的目的,必須獲得多數選票,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切割人口結構,找尋仇恨對立點。從社經結構切,就是拉攏數量較多的農工階級對財富分配的不平,從年齡結構切,就是尋求世代間利益矛盾的議題,從氏族結構切,就是把族群中原本少數人的衝突,泛化激化為種族間的對立。從前,我們也曾經對長輩不滿對自己的失意不滿,但那化為自己成長的動力,現在則是集體廣泛地仇富仇視中老年人,仿彿不早日將他們推入焚化爐則社會難以進步。以前,週遭也許有些讓我們不喜歡的人,但也就是針對個人,現在,我們看到不喜歡的人,心中直接連結該人是什麼顏色,加深對同色的認同,加深對異色的同仇敵愾。原本民主制度建立在理性思考與判斷,但絕大多數人類都是感性成份遠大於理性。以感性驅動而投下的票,是民主?以感性驅動而投下的票所衍生未來政客為勝選而採取的傷害社會的行為,是民主?

0 Comments

爆掉

那年第一次站在馬拉松起跑區,被人群推過起跑線後,看著大家紛紛超過我,心裡那個居住了幾十年的拼命三郎又開始接管身體。顧不得腳上穿著一雙一點都沒適應的新鞋,顧不得突然急遽上升的氣溫,把自己逼到極限便能突破自我這個一直以來的信念,支撐了前半場的路程。然後就像許多老手的陳年老詞,前面衝太快必然「爆掉」。對,爆掉了,在豔陽下,腿再也抬不起來。 這個「爆掉」算是輕度的,還能跑走交替完成賽事,有人的「爆掉」是上回收車,有人的「爆掉」是上救護車。 人生在這個角度與跑馬相似,前面衝太快,必然「爆掉」。我的壓力與疲憊在人生前半場急速且大量累積,終於「爆掉」了。 人生在另一個角度與跑馬不同。馬拉松這次跑不好,下次再跑。但人生,並沒有下次。

0 Comments

成功人士檢測

成功人士條件檢查:看到有人被欺負、霸凌、佔便宜,你會挺身而出嗎?走在深夜沒有人車的小巷,遇到紅燈時你會停下嗎?狹路相逢時,你會閃身讓對面的人過嗎?說話不小心讓人感到不快時,你會覺得尷尬嗎?別人在忙碌時,你會主動去幫忙嗎?造成他人困擾時,你會覺得不好意思嗎?你會擔心站著的地方是否會擋到他人或造成他人不便?以上只要有一項你的回答是肯定,恭喜你,請及早看開,財富權力名位與你此生無緣。成功人士的基因裡沒有尷尬 (embarrassment) 這個東西,尷尬的絕對是別人。

0 Comments

F Bank

由於需要使用LINE Pay,所以想申請一個可以直接轉帳的數位帳戶。平日常用的是F bank,自然就以之為開戶目標。一開始發現可以用既有F bank網銀帳號認證,心想應該可以很快搞定。沒想到第一步輸入網銀帳號密碼後,畫面告訴我:「您未曾於xx銀行臨櫃設定「交易簡訊動態密碼」接收門號,無法完成驗證。」What the…. 那我平時轉帳時用的交易簡訊動態密碼不是交易簡訊動態密碼?試了幾次(每次要先填一堆東西)都失敗後,只好致電客服(現在的銀行客服人員像是很珍貴,來電者絕對要意志堅定不屈不撓才能跟客服說得到話)。客服人員:先生您要去臨櫃申請交易簡訊動態密碼喔。我:但我已經有交易簡訊動態密碼啊。客服人員:我們的交易簡訊動態密碼有不同管道的申請方式。我:所以我當初開戶是就在去櫃檯申請過了。客服人員:但我們的交易簡訊動態密碼有不同管道的申請方式。我:所以我的交易簡訊動態密碼不是交易簡訊動態密碼?客服人員:對,您要到櫃檯辦理。(心死狀態無法繼續鬼打牆)我:好,但你們的「數位帳戶」不是就是要大家在手機電腦申請?客服人員:是的,但交易簡訊動態密碼必須臨櫃。我:所以還是要去一趟,原先的線上申請的意義何在?客服人員:嗯,還是要去一趟。我:謝謝再見。放棄交易簡訊動態密碼,改用他行帳號認證,申請額度低的帳務可以了吧。他行帳號認證順利通過,自此應該一路順暢了吧。填了幾頁資料,上傳了幾次證件照片,這點小麻煩都芝麻綠豆了。接著帶出我的一些十幾年前開戶時的基本資料,更新了一些,但戶籍不給改。而且這戶籍的不一致就造成了「您的身分證發證資料有誤」,前面的所有時間全部白費。請假到了分行,告知了以上問題。交易簡訊動態密碼讓我簽個名就完成,行員要我再走一次申請流程,交易簡訊動態密碼驗證完成無誤。(我也沒力再去追究這到底跟我平常轉帳匯款的交易簡訊動態密碼有何不同)然後再填了幾頁資料,上傳了幾次證件照片,就出現了戶籍資料的畫面,行員看了說,那我幫你從系統修改。修改完畢,重新載入頁面,回上一步再載入,都還是舊的。先生,您可能要重頭做一次。(我一開始就說了兩個問題,為何不一次處理?)….好的,重頭再一次。過關斬將,填一堆資料,跟每次辨識身分證照片時可時不可的優秀 AI 系統猜心,終於到了總結頁。按下確認,畫面要我再次接收輸入交易簡訊動態密碼。輸入後,回到總結頁,按下確認,畫面要我再次接收輸入交易簡訊動態密碼。輸入後,回到總結頁,按下確認,畫面要我再次接收輸入交易簡訊動態密碼。輸入後,回到總結頁,按下確認,畫面要我再次接收輸入交易簡訊動態密碼。我把手機交給櫃員,我已經精疲力盡。櫃員和同事對著我的手機也奮戰了許久,帶著愧疚的笑容:抱歉先生,我們也沒辦法,我們會回報總公司,再跟您說。所以?所以我不僅自己在家浪費了一堆時間,還老遠跑來 downtown 再浪費兩小時?還好近30年的網站開發經驗告訴我,換個瀏覽器吧。(心裡還是嘀咕,現在的開發人員也不過只要測3-4個瀏覽器,比起以前幸福太多了,該不會連這相容性測試都懶得做?)果然,最後順利完成。我只能問天,難道所有人,都會將手機上的預設瀏覽器設成這吃記憶體怪獸瀏覽器來申請你們的數位帳戶?

0 Comments

父親 – An outsider in the house

父親對孩子的意義,只是文化賦予的,不是生物本能的認同。就算孩子身上有一半的基因和父親一樣,充其量是孩子某些地方看起來和父親有一點像,但這樣的「像」,只是讓父親認同這是自己的後代而產生照料保護其成長的動力,孩子心裡並不會有什麼所謂隱形的生物學連結。說到底,基因拆解也就只是四種鹼基,以亂數排列也可能產生同親子代性狀相同的可能性,所以親子鑑定報告不會寫「是」或「不是」,而是你有多大的機率是或不是。也就是說,父親與孩子的「親情」只是單向性的。「有幸運的成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悲傷卻真實,只是「運氣」,只是幸與不幸。孩子不喜歡你的機率,和他們不喜歡某個同學的機率沒有差異。如果你覺得有差異,那應該是孩子過幾天想換手機買玩具之類的事造成你的錯覺。孩子如果優秀善良體貼,通常都是媽媽的遺傳。孩子的壞習慣爛脾氣,肯定都是爸爸教壞的。所謂的愛,大抵跟某些人的發電概念相去不遠。你以為的天倫之樂,都是你的一廂情願。男人的價值,在完成後代繁衍時,已經歸零。確實做好份內的事,例如司機清潔修繕付帳單,其他的,管多了惹人嫌。好好做一個不上心的旁觀者,才是正道。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