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her and daughter
I literally cried after watching this commercial. Not for sadness, but for all these inevitables in life.
I literally cried after watching this commercial. Not for sadness, but for all these inevitables in life.
1987年,南海學園裡的歷史博物館二樓的咖啡廳,是我在大學聯考前幾個月的書房。因為在學校裡會被同學拖去打球,因為擁擠的K書中心和圖書館讓有人群恐懼的我很害怕。 對於堅持「我就是XX的人」,我尊重。只是也請尊重我不想作「我就是XX的人」。因為,我每天都想作一個比昨天更好的自己的人。
今年的 resolution:把追求真理放在心裡,不放嘴上。以前之所以常被稱為憤青,是因為總是看不慣「不正確」的人事物。總覺得如果不把正確的資訊揭露出來,世界就要逐步被錯誤邪惡覆蓋統治。十八歲時,樂觀期盼民智漸開後,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三十多年後,發現民智不僅仍然未開,反倒看到越來越多反文明,而且冠冕堂皇地合理化。慶幸自己時日不多,不需看到那一天。你們說的,這是你們的時代,你們愛怎樣就怎樣吧。
現在不開車出門時,改戴這個度數不足的眼鏡。 不需要看清楚,也不想看清楚這個世界。 現在一到捷運站,就打開Kindle。 與其說喜歡看書,其實是逃避看這個世界。
人一坐高位,聽到的就只剩順耳話,幾十年下來,早就不記得忠言逆耳這個基本常識。不管是公職、教職、還是私人企業,基層人員對主管,本來就是畢恭畢敬。不管是基本禮貌或別有用心,進入上位者耳中的,必然不會有什麼令他不悅不爽不高興的言詞。即便原本私下好友,在職場上也要叮囑一下:為不要造成我管理別人時的困擾,我們在工作時還是保持「職場倫理」吧。日復一日,聽不到什麼挑戰性的意見,自己對自己的信心就越發堅定。我說的大家都贊同,都沒有意見,那我肯定是對的。而且每次都對,什麼都對,專業部分對,做人道理對,管理方式對,連放屁響聲都是對的。是不是,我開會時放了個響屁,有誰表示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