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

也許最近心情比較低落,本來聽得很順的專輯,覺得耳朵裡似乎有沙子。 跳過親親,會買這張專輯的很重要原因是崇拜的MV中落淚的老男人。這首歌的前半,真的很讓人動容,這首歌接近清唱的部份,應該已經是公認的優。而也許為了引出最後自我振作的部份: 風箏有風海豚有海我存在在我的存在所以明白 所以離開所以不再為愛而愛自己存在 在你之外 中間突然用了十分俗氣的節奏與編曲,雖然梁靜茹還是盡力地唱得很好,但聽歌的情緒到後半都被干擾了。 第二首"Ces't la vie",旋律與編曲ok,可是,仔細閱讀詞,有拼湊感。詞的前後邏輯無法連貫,各句間也似乎各自獨立。 第三首"每天第一件事",是首很甜蜜的歌,姚若龍的功力仍是不錯, 我打了一年 還沒送你的毛衣你介不介意 我改打圍巾 很可愛的感覺。可是,為何間奏與結尾的合成器音效要挑如此陰森的音色呢?我好想把這兩段自己剪掉。 第四首"會呼吸的痛"是這張專輯裡我很喜歡的,還是姚若龍優秀的詞,編曲的節奏也隱隱像是跳動的脈搏,不過還是覺得編得太市場,不夠細膩。 第五首"101",梁靜茹還是盡了本分,把這麼一首不曉得在幹嘛的歌唱得很悅耳。 第六首"一秒的天堂"更是讓人無言,用力編了一首弦樂氣勢磅礡,但歌詞虛幻到不知所云的歌。 第九首"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我個人認為是個佳作,陳沒的詞從這首讓我改觀。只是編曲為何在前奏又選了個奇怪音色的電吉他(應該是吧),然後間奏又彷彿有那麼點Misia的Everything的影子。 讓耳機 循環這頻率反覆超重低音 震動著寧靜擋風玻璃裏 愛成了蒙太奇我 哼著我自己 的歎息 只是愛與被愛的比例不是愛或不愛的問題如果明天還有好天氣 都已經跟你沒關係 你讓我夢見了太美的夢 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你 證明了每一顆流星 都遙不可及你因為了我每個所以 所以了這一百年孤寂你 灑下默默無言的雨 一滴一滴一滴一滴滴 遺忘的淚滴 偶陣雨 偶爾會天晴還好星光熠熠 好心的提醒一個人追尋 一個人的和平我 看見我自己 的天際 愛真的需要一點勇氣就看我們敢不敢忘記我和彩虹最短的直徑 也不一定沒有你不行 就讓我狠狠的加速前進 脫離你所給我的夢境再 零點零零一公釐 就可以清醒我決定不再等你決定 我決定不再當局者迷我決定屬於我自己的黎明距離你一世紀 下一個世紀 整張專輯做得很市場很商業,如果不專心聽可以聽得很順,仔細聽就發現每首歌都需要一些元素去救,有些詞差,靠編曲彌補,有些編曲不怎樣,靠歌聲加分。 總之,真是一張令人又想聽,聽了又覺得很煩的專輯。雖然我還是很喜歡梁靜茹的。

0 Comments

劉若英,我不酷

2000年某晚,妳到我們公司接受專訪,我照例回家晚餐,於是把我所有妳的專輯交代同事請妳簽名。妳把這句話簽在"我等妳"這張專輯的內頁裡。 跟大部分人一樣,對你的第一印象是少女小漁。"決定"這首歌,陪我渡過無數個難熬的日子。當然,我的"決定"無關感情,只是對自己人生一路來的被動的無奈。 我沒把妳當偶像明星因為我從來沒有偶像,雖然滾石一開始給妳的造型有一點那個意思。我沒把妳當創作歌手因為妳的前面有陳昇李宗盛周華健這幫人,雖然妳很努力寫了些東西。但是我卻隱隱地自我作主地覺得妳像是我曾認識的遠方的朋友。 聽妳的歌,我的感覺像是朋友在對我說話,對我發牢騷,對我訴苦。所以我不介意妳的一些旋律有點彆扭,妳的一些歌詞有點不像歌詞,我也不介意妳拉直著嗓子唱高音。 妳要是去星光大道比賽,我想評審一定會覺得妳不亮眼,我想評審一定會說妳的聲音厚度不夠,一定會說妳沒有歌唱技巧。 管他們的。 不過,我真是個完全不合格的歌迷,妳這麼棒的網站我沒時間看,妳當日記寫的blog我也沒看,我更沒加入妳的討論區跟妳噓寒問暖過。我唯一有的是每天通勤時在我的iPod裡的妳的歌。 PS. 妳那時跟我同事說謝謝我買了妳所有專輯,其實,我那時還漏了一張到處亂走。

0 Comments

童安格與李宗盛

雪倫跟我說,李宗盛後來都寫不出好詞了。我說你確定嗎?聽過青春手卷嗎?她說她不記得童安格有待過滾石。我說難怪了。 除了兩個都是老男人外,他們有什麼關係? 這是1986年(天啊,22年前了),李宗盛出的「生命中的精靈」專輯。當年的CD裡,只附了歌詞歌曲加上一小頁李宗盛的創作手稿。完全沒有列出工作人員的資料。但是,你可以很清楚地聽出來,這張專輯的大部分歌曲,都有一個很特殊的合音,就是童安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兩個人隸屬不同唱片公司的關係,這件事從來都鮮少被提及。不過童安格特殊的咬字方法,沒人會錯認的。 這是2003年發行的童安格青春手卷,這張專輯,主要的發行市場在大陸。台灣的唱片市場好像都圍繞在年輕偶像,所以也甚少聽到這張專輯的宣傳或介紹。更不用說去知道這張專輯的製作總監就是李宗盛,專輯裡頭過半的詞也是出自他。 兩個老男人在20年後再次合作,各自經歷了事業的起落,各自經歷了感情與家庭的挫敗。這張專輯,充滿了各種淚水。 「缺席」(詞:李宗盛/童安格 曲:童安格)...感情真是沒有想的容易 眼看他一再重複出現 傷透人的結局啊 愛情也許就像拼圖遊戲 它總是曾在那兒出現 卻在最渴望時他缺席...感情難得讓誰輕鬆得意 再美的愛情都有一半努力一半運氣啊 愛情 近看是個幼稚遊戲 情話多數是荒唐言語 皆在有意無意中離題感情從不願意合理 她總是推翻所有你相信的每個邏輯喔 愛情像是掉了劇本的戲 你原來期望她會高潮迭起 突然間就演不下去 愛變成回憶 混合傷痛甜蜜 始終在心裏 偶爾想起當愛是回憶 停格成為秘密 每一次面對 都不容易 中年男人回頭感情路,其實不如世俗認定地容易釋懷。 「第七年」(詞:李宗盛/童安格 曲:童安格)沒有你在身邊 思緒紛紛 夢也擱淺太平洋為什麼 要弄亂時間這是旅程第一天 寫下給你的愛戀...此刻的我 在某個城市對抗失眠 此刻的我 滿懷著對你的想念此刻的我 不想再面對奔波疲倦 此刻的我 醒在不認識的房間... 就算身在幸福,還是有生活的現實,讓你感傷。 「草原」(詞:童安格 曲:童安格)小孩你問我 是從哪兒來 我說那秘密掛在那朵雲彩我問你小孩 誰給你胸前的玉塊 他說他不知是誰將它生了下來 小孩你問我 為何要皺著眉 我說我曾經辜負一個姐姐我問你小孩 為何要流著淚 他說他心愛的小羊迷路沒能回來 青山和綠灣 埋藏了所有的憂傷天空和海洋 哪裡才是夢鄉... 面對著大漠草原跟孩子,各自有著各自的憂傷。 「青春手卷」(詞:李宗盛/童安格 曲:童安格)...女人 青春像趁新鮮的蝦手捲 愛情啊 像停止搖就往下掉的呼拉圈而男人 青春是漸漸後退的髮沿 愛情啊 會不會像是傳說中的不老泉...久違了 男人的淚水 再單身的滋味 真實的告白雖然很後悔 我也不會 堅持要去挽回 夠白了,我想要童安格把他這麼在意的禿髮問題唱出來,真的很不容易。中年男人,不就是要面對這殘酷嗎。輕快的節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豁然了。 「亮起來」(詞:李宗盛/童安格 曲:童安格)...哪一個小朋友 生得好可愛 安靜的人人都說乖哪一個小朋友 生得好可愛 待在家不走開誰的腳丫最厲害 可以劃拳又說hi誰的指尖最厲害 能知過去和未來... 本來以為只是像許多狗血歌找些孩子的童音增添風味。後來才發現,這些童音,是來自上海盲校、台北啟明學校等的盲童。而歌詞,也在點著視障孩子的無奈。誰說中年男人的生活全是酒色財氣。 「蹉跎」(詞:李宗盛/童安格 曲:童安格)...我一再承諾 又一再錯過 從未發現你的失落直到你離開我 才看到自己所闖的禍 我後悔日子在蹉跎 真心已錯過我終於明白 自己所做 不過是一場夢我後悔一直在蹉跎 真心已錯過我縱使想要 重新來過 青春或許不再有我 你是否願意給我機會認錯...我後悔日子在蹉跎 真心已錯過我終於嘗到 自己所做 結下的苦果啊日子一旦被蹉跎 無法再辯駁我試著生活 卻無線索 想再愛 也沒有把握 你是否願意給我機會認錯 好像站在生命的終點前,檢視一生。無常、悔恨、懺悔、認錯。 也許有人說這張專輯不管在詞曲唱腔,都有太重的李宗盛味(我還一直很懷疑歌裡頭若不是童安格模仿功力過人,要不就是李宗盛真的軋了幾句)。我還是認為,男人到了年紀,或是經歷了某些階段,會有的共鳴與默契,童安格表現得一點都不讓人覺得做作。 後記:青春手卷這首歌,讓我愛到最高點的就是那木吉他的編曲,不管是節奏或是快速的solo,是國語樂壇的極品之作。但最近聽到演唱會版本的青春手卷,卻把木吉他以合成器取代,真令人錯愕,台灣真的沒有像樣點的吉他手了嗎?也慶幸沒去聽這場演唱會,不然我可能會去吵退票。

3 Comments

張艾嘉的「戲雪」

戲雪作詞:陳昇 作曲:王豫民 編曲:鮑比達 飛翔在兩萬英呎的高空 候鳥要歸鄉並不需要堅強 或任何悲傷就讓那日日夜夜想不透荒謬的心事 塵封自己心中不被發現 最神祕的地方我請問煙塵往事 那一位歸鄉的老人手中握的相片那個人是誰老先生緩緩轉身 露出了光彩的眼神微笑對我說明 是他的抱歉 一九四八年我離開我最愛的人當火車開動的時候 北方正落著滄茫的雪如果我知道這一別就要四十一年歲月若能從頭 我很想說 我不走 他說我長得像那年十八歲愛生氣的她要我懂得珍惜 擁有的時光問起我 為何來到了遙遠的北方想要知道什麼 或尋找什麼 時間並不能治療我心中的疼痛南方的春天 說什麼也溫暖不了我冰冷的血年老的我如今要回到飄雪的北方找一個理想的日子 靜靜躺在 她身邊 回去吧異鄉遊子該到了安詳的時候北方亙古的雪 沈默的落著老人家傾神聆聽 風雪中汽笛的聲音彷彿回到從前 走入漫漫的風雪 走向漫漫的風雪 當我們振臂疾呼民主卻彷彿納粹法西斯般要求所有人忠於某人熱愛某地又沒有想過在那頂不管是民主抑或是民族主義的大帽子下每個人的感受?某些人的確在某段歷史某些地方做了不當的事發了不當的財 但請問該承受後果的到底該是誰? 我不是外省後裔但我閉上眼想像著戰亂的場景想像著我才只是個十來歲的孩子(你十幾歲時在做什麼?會做什麼?)被爸媽推上船而且是一艘不知道要開往何方的船從那天開始沒有爸媽的照顧沒有學校可以上玩伴朋友也下落不明唯一能做的是被人群推擠著下船踏上一個連語言都不通的陌生島嶼 也許有些將領呼風喚雨但大部分的人擠在偏遠簡陋狹小的眷村也許有些貴族生活無虞但大部分的人上山下海開路墾荒沒辦法思考愛不愛台灣沒辦法思考何時回鄉因為填飽肚子已經讓人精疲力盡因為反攻大陸不是你能決定 當你融入這個環境才發現這裡的人並不想讓你融入即便你已經說了他們的語言甚至你的孩子已經流著他們的血液即便你喊破喉嚨說你愛這裡當你能回去的時候才發現故鄉人事已非那兒的人也認為你是客當你老時發現連落葉歸根的那一丁點人該有的歸屬感都沒有時那是一個怎樣的無可奈何的悲傷? 我們每天在呼喊的人權?是誰的人權?只是美麗島受難人的?只是二二八受難人的?只是劉宜良鄭南榕的? 每個人都是"人"

1 Comment

汪佩蓉的「愛情魔力」

有段時間,十分厭惡了在太平洋上空的往返,在機艙的耳機裡發現了旅途的安慰劑-George Benson。後來,我聽到了愛情魔力這首歌。 這首歌收錄在汪佩蓉的第二張專輯"It's you"裡,不是主打歌。 這首歌的編曲,以弦樂為背景,搭配著淡淡的爵士吉他,以及華麗卻很清爽的節奏,與爵士吉他大師George Benson的風格十分神似,這也是我喜歡這首歌的原因之一。華語樂壇,似乎還沒有這樣的嘗試。而這首歌,竟然大手筆越洋在日本當地編曲也由日本樂師擔綱演出。 汪佩蓉的歌聲的爵士味,說實話並不夠成熟,但也算水準。並沒有讓精彩的編曲與演奏浪費了。 說到汪佩蓉,她實在是一個令人不知該如何評價的人。她有讓我一點都不想聽第二次的專輯"只要你快樂",更有讓我一聽抓狂的一系列啤酒電台廣告。但她也有張智成的"下次再見"的詞曲創作,她也有童安格的"青春手卷"的精彩和聲,她也有這首讓我一聽再聽的愛情魔力。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