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

2500年前的印度,人們一出生便被打上階級的烙印,僧侶、武士、貧民、奴隸。現在,我們以為已經沒有階級了,其實,階級還是一個無所不在但心照不宣的共識。不同的托兒所幼兒園安親班,有些門口停的大多是機車,有些停的是進口名車,有些等孩子的是外傭看護。絕大部分的孩子在出生時大概都已經被階級複製了。不同的國中學的老師們,雖然已經不再區分升學班與放牛班,但不管是學生自身還是老師,對於未來在社會上的位置,彼此都心知肚明。不同公司的主管,也幾乎都在不知不覺間以階級方式活著。美其言是謹守各職掌的分際,其實心裡想的是:「我當然要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這樣才能彰顯我是高你一級的主管。」有些人的階級意識來自學歷,PhD、MD、EMBA、MBA,都能排序。國外國內學校也有高下,公立私立要分清楚,甚至某學校自成一群,非我族類請有自知之明。不管在商場還是政治,一刀切下的策略,是最有效率的。「一刀切下」也是階級化的概念。商場上,反正沒有人能獨佔市場,尋找一個形成對立的下刀點,以心理層面形成產品或品牌的定位對立,取得足夠利潤,就是成功了。商人要的從來都不是普天下的認同,而只是自身利益。政治上,反正沒有任何人能取得所有或絕對多數的認同下,尋找一個形成對立的下刀點,只要取得相對多數,就是成功了。政治家做的從不是為所有人謀福,只是少數幾人及其家族的利益。

0 Comments

工蟻

除了兢兢業業,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外,仔細觀察工作環境的生態與主管的觀念,也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雖然說人不一定要爭權奪位盆滿缽滿功成名就,但若把自己有限的青春寄託在根本不在乎你寶貴的生命的人的手裡,那不只是被人糟蹋,自己也是那些人的幫兇。如果一個主管或是工作環境,把一個認真奉獻的工蟻視為「理所當然」,不只是「理所當然」做工蟻該做的事,而且是「理所當然」工蟻永遠只能是工蟻的態度。沒有什麼犧牲比這更不值得的了。當然,對只想擺爛人生的人,不在此討論範圍。每天最早進辦公室、最晚回家,電話響一聲立刻接起,訊息一來秒回,交辦工作總是提早完成,總是在自己的工作外協助其他人,總是充實自己領域以外的知識。諸如此類這些事,在好的組織與主管眼中,也許會是被肯定並給予發展機會的憑據。但悲傷的是,絕大部分的主管都會因為這些「表現」,肯定你理所當然就是「工蟻」的證據。在他們的心裡,是你自己把自己打扮、定位成工蟻,他們沒有任何絲毫一點責任道義問題。他們還是安心去打高爾夫喝酒泡湯,你的人生任何事絕不是他需要花身上任何一顆細胞去煩惱的。

0 Comments